<del id="x5bv9"><thead id="x5bv9"><ol id="x5bv9"></ol></thead></del>

            <menuitem id="x5bv9"></menuitem>

              <nobr id="x5bv9"></nobr>

              手機招聘

              手機版

              舟山人才網
              微信招聘

              官方微信

              舟山人才網
              網站客服:0580-8910000
              首頁 >>舟山人物
              致敬初心!老記者的新故事
              2022-11-8 14:57:29 來源:舟山日報

                □記者 陳靜 黃燕玲

                今天是第23個記者節。

                在舟山日報的辦報歷史上,出現過不少富有才華、鐵肩擔道義的優秀新聞工作者。他們用智慧和勤奮,書寫千島前行的篇章、記錄島城發展的印跡。

                任職時,他們勤勉、盡責,深入小島鄉村,把一身汗、兩腿泥轉化為優秀的新聞作品;退休后,他們仍老驥伏櫪,不忘初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記者,他們不僅將此視為職業,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今天是記者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傾聽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新故事,感悟熱愛、堅守和創新,并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徐博龍:

                記者就要有挑戰難題的勇氣

                徐博龍,舟山日報高級記者、上海高校智庫研究員、復旦大學外聘教授。目前舟山市唯一正高三級記者。

                鍵盤、鼠標、筆記本……坐在辦公桌前的徐博龍,緊盯著電腦屏幕,調整著PPT。手邊杯子里的茶水已經見底,桌面的記事本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這位老記者著裝簡樸、精神矍鑠,說起話來鏗鏘有力、條理清晰,讓人難以相信他已近古稀之年。

                作為上海高校智庫研究員、復旦大學外聘教授、舟山日報高級記者,徐博龍最近正在上海、舟山各地宣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于這項重要工作,各方面細節他都安排得一絲不茍。

                徐博龍的辦公室里,墻上掛滿了各種內參、新聞報道獲獎證書的照片,讓人眼前一亮。聊起新聞職業生涯,他娓娓道來。

                1992年,徐博龍正式調到舟山日報社工作,從業余通訊員成為一名真正的記者。這是他多年來,在新聞戰線執著耕耘的收獲之一。說起此事,他偶爾感嘆自己“生不逢時”?!靶W沒畢業,回農村放牛種田,后來又找機會在嘉興農校讀了兩年書,累計在校時間不到8年?!彼f,自己在桃花島農技站工作過,也曾到普陀縣種子公司當過出納員,總之,年輕時沒有一項工作與新聞有關。

                然而,徐博龍卻打心底喜歡寫作。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寫成稿件,給當時的普陀廣播站、舟山電臺、舟山日報投稿。一篇篇“豆腐塊”郵寄出去,他驚訝發現,文章的發表率還挺高。努力沒有白費,徐博龍連年被媒體評為優秀通訊員,之后,普陀縣委宣傳部把他調去專門從事新聞寫作。浙江省首屆對外新聞報道評比時,徐博龍采寫的通訊《楊振寧與漁老大》榮獲一等獎。

                成為舟山日報記者后,徐博龍面對的是報社眾多“筆桿子”。他時常深入基層一線,嘗試采寫各種題材的新聞稿件?!?992年12月上旬,我獲悉舟山市委因浙江水產學院的遷址問題向浙江省委呈送了一份報告,已經半年過去了沒有回復,市委主要領導心情十分焦急。初當記者的我鼓足勇氣,主動提出撰寫一份新聞內參,向中央媒體反映試一試。之后,我馬不停蹄地深入基層采訪,寫成稿件《開發海洋離不開育才“搖籃”,百萬干部群眾呼吁浙江水產學院留在舟山》,向《光明日報》投稿?!?/span>

                文章在《光明日報》的“情況反映”第21期刊出。1993年2月,中央和省委領導相繼作出批示,最終確定浙江水產學院本部及學院牌子留在舟山,即為浙江海洋大學前身。

                這些年,徐博龍還采寫了不少報道,其中9篇內參得到了11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批示,16篇報道獲全國、省級新聞一等獎。

                2015年正式退休后,徐博龍成為上海高校智庫研究員、復旦大學外聘教授,為上海各高校的博士、博士后作建言獻策交流指導。他還受邀輾轉北京、上海、福建等地,開設相關講座,幾年來,每天的生活比年輕時更忙碌?!爸灰闹杏凶非?,發揮余熱是很開心的?!毙觳堈f。

                寄語:

                希望年輕記者多深入海島基層第一線,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呼聲,創新思維,獨立思考,寫出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作品。

                來其:

                不忘初心,致力傳播海洋文化

                來其,舟山日報社原副總編輯,浙江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散文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散文學會副會長,舟山市文史館館員,舟山市作協專家委員會主任。

                一手翻著書籍清樣,一支筆不時圈圈畫畫,手邊,一本翻開的字典已經半舊,留著不時翻動的印痕……來其的目光掃過紙頁上的一行行文字,那些文字雖熟極而流,他卻看得一絲不茍。

                這位舟山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去年退休后依然把伏案寫作當成生活常態。前不久,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寄來了他的最新著作——長篇紀實文學《逐夢遠洋》的清樣,這部舟山題材作品是他近來的心血,審校書稿便是他最近的工作重心。

                來其很忙,不僅要寫作,還要參與策劃“三毛散文獎”、創建“舟山書庫”……退休后沒有一天閑下來的時候?;貞?0余年的記者生涯,驀然發現竟然也找不出閑暇的日子。

                40多年前,一篇300字的消息《一支蘸筆》在《舟山日報》刊登,開啟了來其的記者生涯。文章不長,但一字一句對一位記者來說,重如千斤。而在之后的日子里,他需要時刻負重前行。

                消息、通訊、評論,小說、散文、紀實文學,電視劇本、學術論文……多年里,來其的作品不僅限于新聞領域,還運用多種筆墨,涉及各種文體,且都小有成績。因為他精良的作品和平易近人的態度,在舟山,不少文學青年將他視為新聞和文學道路上的標桿。

                對于來其這樣一位責任心極強的人來說,新聞工作就意味著紙筆間的“超長待機”。擔任舟山晚報副總編時,中午餓肚子是常事;擔任舟山日報編委、新聞中心主任,熬夜又是家常便飯。身邊的記者算過,輪到上夜班,他一天的工作時間在15小時左右。擔任舟山日報副總編后,幾乎每個雙休日,他都在單位處理稿子,完整地休息一天,幾乎是“奢侈”。

                談話間隙,來其不時用拳頭敲敲自己的后背,仿佛某種習慣。但熟悉他的人清楚,他需要長期忍受后背傳來的酸脹感。那是一次受傷后仍堅持工作留下的老毛病。

                2003年上半年,來其去普陀采訪途中遭遇車禍,從車里爬出來后,他不是第一時間去醫院,而是繼續采訪工作。之后,他不時感覺后背疼痛,卻由于工作忙碌,一直未去醫院就診。直至半年后的員工體檢,才查出原因——陳舊性骨折。原來,那次車禍中,來其的肋骨裂了4根,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舊埋頭苦干半年之久,痛了,吃幾片止痛藥,貼幾張傷膏。

                來其長期在采編一線工作,多年來,他直接策劃《舟山日報》許多重大主題報道,并撰寫開篇系列評論。他還兼任舟山日報新聞評論員,撰寫了300多篇評論。

                他撰寫的評論,善于抓住新聞焦點,從時政大局著眼,以具有思辨色彩的筆調,闡述既新穎獨特又圍繞中心工作的觀點,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如獲得2009年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的《我們跨入大橋時代》系列評論、獲得2011年浙江新聞獎二等獎的評論《做一次深呼吸讓我們緊緊擁抱深藍》等,都受到公眾好評。

                多年的辛勞,結出豐碩的成果。2004年以來,來其采寫和編輯的新聞作品獲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2次、二等獎14次、三等獎20次。

                來其是一位記者,也是作家,文學創作是他本職工作以外最大的愛好。

                幾十年來,他所撰寫的大量中短篇小說,在全國文學雜志發表,并結集出版。紀實文學《中國舟山》《解讀舟山》《西方人眼里的近代舟山》等,成為公眾了解舟山的窗口。2020年以來,來其創作的城市書《舟山有意思》,連續兩年位居地域文化圖書暢銷榜前列,成為向全國宣傳舟山的“利器”。最近,該書獲2019-2022年度舟山市“五個一工程”獎。

                “這輩子我一直都在創作,這是終身之事,不可能退休的。離開原來的崗位,現在有了更多的創作時間?!彼f。如今,他還致力于“三毛散文獎”的一系列衍生活動和品牌,例如創建“舟山書庫”,匯集舟山優秀的文學創作者,把他們集聚到舟山題材創作的旗幟下,共同書寫舟山故事,傳播好舟山的海洋文化。

                寄語:

                像我一樣勤奮,肯定會比我做得更好。

                沈友才、沈汝汝:

                雙腿丈量千島 鏡頭記錄變遷

                沈友才,《舟山日報》復刊后的第一位攝影記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被全國老攝影家協會等授予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稱號,獲舟山攝影終身成就獎。

                沈汝汝,舟山日報社原攝影記者,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女攝影家協會理事,舟山市女攝影家藝術研究會副主席。

                清早,90歲的沈友才便出門前往老干部活動中心,他迫不及待要和相識多年的老友一起探討攝影創作,分享最近的攝影作品。退休后的他,依然活躍在攝影前沿,成立了舟山市老干部攝影藝術研究會并擔任會長,他對攝影、對新聞的執著追求,讓熟悉他的人都豎起大拇指。

                這種追求,一直被深埋在他的靈魂深處。當他端起相機,拍下第一張新聞照片時,這種追求就已然存在,而耄耋之年,他的追求依然未有改變。

                1979年,《舟山日報》復刊,45歲的沈友才擔任報社攝影記者、攝影美術組組長。成為攝影記者之前,沈友才在原單位已是新聞報道的一把好手,多次以通訊員的身份在《浙江日報》發表作品。成為記者后,他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業務更精進。于是一年里,超過一半的時間他都在基層,舟山大大小小的住人島嶼,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在崗期間,沈友才負責處理編發各版新聞圖片和攝影藝術作品近萬幅,編輯攝影??媰?00多期,召開多屆攝影通訊員會議,為舟山培養了諸多優秀的攝影記者、攝影通訊員。晚年的沈友才,逐步整理多年留下的底片。這些定格的歷史性瞬間,對舟山來說是如此珍貴,具有非凡的意義。1987年,撤地建市;1990年,亞運會火炬傳遞;1992年,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當數十年后,他拍攝的老照片再次出現在媒體、網絡上,讀者的集體回憶也常被清晰喚醒……

                沈友才的得意門生之一,是他女兒沈汝汝。這位同樣優秀的攝影記者,女承父業,在舟山日報社傳為佳話。

                工作之余,擊劍、乒乓球、飛鏢、射箭、旗袍秀……沈汝汝仿佛沒有什么是不會的。更重要的是,她退休后,把攝影記者的工作不斷融入生活,朝著她父親畢生追求的目標不斷接近。是的,舟山日報獨有的父女兩代攝影記者,也許他們做的內容、玩的項目大相徑庭,但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卻如出一轍。

                沈汝汝拍照片是不會累的,而且外界環境也無法影響她精致的容顏。和她的照片一樣,永遠展現最美的一面。最近她剛從桃花島拍攝沙灘足球活動回來,深夜10點還在電腦前選照片,對待工作一如既往的認真負責。

                從小看著父親攝影的沈汝汝,六七歲便開始擺弄照相機,在暗房學著父親的樣子洗照片。之所以走上攝影記者的道路,她說,還是源于內心那份對記者的喜歡和向往。

                性格風風火火的她,喜歡看不同的風景,體驗不同的生活,記者這份職業給了她一個了解世界萬千姿態的絕佳機會?!昂芏嗳苏f過,當攝影記者很累,但我不覺得。我認為沒有新聞的時候才累?!被貞浿?,她有過一早上背著攝影器材采訪4條新聞的時候。從事記者職業多年,厚厚的10余本剪報見證了她的優秀和多年記者生涯的忙碌。

                “我像爸爸?!鄙蛉耆暾f,父親很敬業,為了工作可以不分晝夜。于是,當她自己成為攝影記者后,加班到凌晨便是常態。新聞熱線一響起,不管是烈日當頭,還是深更半夜,她都會第一時間拿起相機趕往現場,而且一定要把手頭上的事情忙完才肯歇下來。

                采訪中,她曾扛著相機,跟著電力工人爬上370米高的大貓島電力鐵塔;臺風天,她卷起褲腿,涉水在一線拍攝記錄;節日、慶典、重大工程……多年來照片中留下的是堅守崗位的忙碌身影,照片下的作者署名代表著一位異常忙碌的美麗女記者……

                熱愛生活、勤奮工作,這就是沈汝汝的人生態度。

                寄語:

                當記者不能怕吃苦,一定要深入現場,不然找不到新聞,拍不出好照片。把握新聞敏感性的同時,尊重新聞真實性,不能用攝影創作的想法去做新聞攝影。

              1 2 3 4 5
              網警

              客服熱線:0580-8910000 2025505 2025525 2600077 企業客服QQ:1227279393 個人客服QQ:1275759393

              免責申明:本網站信息均由求職者、招聘者自由發布,上奇人才網不承擔由于內容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浙B2-20090313 人力資源許可證編號:330901000003 舉報電話:0580-2281082

              CopyRight?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662727@163.com 本站關鍵詞: 舟山人才網 上奇人才網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国产免费无码一级A片在线播放|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mv|A级成人毛片免费APP

                  <del id="x5bv9"><thead id="x5bv9"><ol id="x5bv9"></ol></thead></del>

                        <menuitem id="x5bv9"></menuitem>

                          <nobr id="x5bv9"></nobr>